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閩南語走讀浦邊古蹟建築 網路報名
  • 發布單位:金門縣陶瓷廠

記者:詹宗翰 / 縣府報導

文化局配合教育部補助為推動「本土語言閱讀推廣」,於10月10日辦理「閩南語走讀古蹟建築~浦邊」活動。藉由「走讀古蹟建築」,結合閩南語解說,帶領大家領略「母語的傳承」的重要性。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月9日下午五時止,額滿為止,報名網址:https://reurl.cc/xDERzV,詳情請閱文化局官網及金門閱讀島FB。
該活動分上下午場,上午場九時至十二時,名額限40人,報到時間八時四十分,九點準時發車;下午場二時至五時,名額限40人,報到時間一時四十分,二點準時發車。
金門縣擁有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傳統聚落,有最美麗的聚落之稱,每個村莊、聚落都有不同的風貌,都有美麗的傳說動人的故事。聚落中的傳統建築物,閩南語稱為「厝」,「厝」的興建是有諸多考慮,以及風水結合與禁忌,也是一種「光前裕後」的空間展示。還有另一種建築風格,在閩南語中稱為「番仔樓」,「番仔樓」的興建是中西合併的洋樓美學,以及南洋文化的結合,也是一種光宗耀祖、衣錦還鄉的空間展示。藉由閩南語介紹浦邊的聚落及古城,讓鄉親對金門有歸屬感、認同感,達到人親、土親、文化親。
浦邊,位於金門中部北側海岸偏東,舊名「奎浦」,名稱由來是因該地臨海,海岸西側有岬角,狀如雞冠,名為雞髻頭或奎髻頭,因此,奎髻頭旁邊臨海的浦地就稱為奎浦。根據官方委託學者針對浦邊貝塚調查,浦邊在史前即有居民自閩江口和珠江口移入。在浦邊,光是洋樓,不論大小,就有十餘座,閩南式傳統古厝也不少,帶有護龍和突歸各型古式建築,使浦邊形成其特有的建築文化與特色。另外,歷史記載移入的居民姓氏中,宋代有趙姓、元代有何姓、明代有周姓,目前以何姓人口較多,周姓其次,名將何應欽將軍聽說也出自浦邊。
文化局表示,藉由推辦本土語言推廣活動,結合既有資源,積極推動母語的傳承以及教育,以吸引民眾更加使用圖書館資源。圖書館除了是給人參閱資料的地方,亦可是培養語言能力、鞏固文化資產的重要平臺,使圖書館成為閱讀推廣及在地文化的交流中心。

  • 點閱次數:295
  • 上版日期:108-10-05